开封市龙亭区柳园口乡黄河岸边成片的生态林郁郁葱葱、一望无际。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聂冬晗 摄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运海
黄河流到开封时,由于泥沙大量沉积,河床已高出市区地平面,最高处达10米以上,形成“悬河”奇观。
这是一条曾经给开封带来深重灾难的河流。考古发现,在开封地下摞着6座城池。据记载,从1194年至1887年的近700年间,黄河在开封及其邻近地区决口泛滥达110多次。
然而,从1946年人民治黄以来,黄河开封段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曾经的“豆腐腰”越来越坚固,黄河年年安澜。曾经风沙肆虐的黄河两岸如今绿树成荫、环境优美。
9月下旬,记者沿黄河大堤开封段,深入滩区村庄,感受黄河生态的变化。
黄河大堤变绿色廊道
漫步黄河开封段南岸大堤,仿佛走进绿色长廊。堤内是高大的杨树,堤外是成片的白蜡、垂柳和栾树。秋风吹来,阵阵清香。开封黄河河务局工务科科长李琦打趣说:“在过去,秋风送来的是满嘴黄沙。”
由于黄河泥沙沉积严重,开封一直是风沙严重的地区。尤其是兰考县,风沙、盐碱、内涝“三害”频频发生,让老百姓吃尽苦头。1962年,“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来到兰考,带领群众开启了战“三害”、求温饱的艰难岁月。
从2004年开始,黄河水利委员会实施标准化堤防建设,将黄河大堤建成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和生态景观线,堤外100米、堤内50米范围内全部建成生态林。李琦说:“十多年生态建设效果已经显现,中下游黄河大堤已经打造成绿色廊道,形成一条生态景观线。”
黄河滩区的土壤以细沙和粉沙为主,一出现干旱大风,沙土就随风飞扬,直接影响开封等城市的空气质量。而今,黄河大堤绿色廊道相当于设立在黄河和开封之间的绿色防风林带,开封再也不用发愁风沙袭击了。
黄河泥沙含量大,河道南北滚动频繁。为此,河务部门在大堤内河道拐弯处又修建了很多控导工程,实现“以坝护湾,以湾导流”,确保黄河在大拐弯处平安流过。
在王庵控导工程,记者看到坝内坝外种植了大面积的白蜡、垂柳和栾树,鸟儿在树林中飞翔歌唱。开封第二黄河河务局局长苗守卫说:“这是实施绿色控导的结果。在这个控导工程周围,河务部门共种植各类景观树2000多亩,在防洪的同时,也给群众打造了一个休闲之地。”
黄河湿地成鸟类天堂
9月24日,记者站在黄河柳园口控导工程处观望黄河,只见河面宽阔,两只白鹭在空中飞翔,另有三四只白鹭在浅水区觅食。开封市林业局副局长王建勋说:“这里是开封市柳园口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如今已成为候鸟迁徙中的主要栖息地,最多时一天能有上千只灰鹤落地栖息。”
柳园口附近的黄河堤坝被称为“林公堤”。1841年,黄河在这里决口,河水曾一度冲进开封城内。这是黄河最后一次水淹开封。林则徐奉命来开封指挥军民抢险,历时5个月终于堵住决口,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堤坝。
1994年,经省政府批准,开封市柳园口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正式建立,保护区沿黄河绵延60公里,总面积超过24万亩。当时,保护区内采砂严重,违章建筑也很多。开封市组织环保、林业等部门落实国家“绿盾行动”,经过3年持续不断努力,清除了违章建筑,滩区采砂得到遏制,湿地生态逐步修复,为鸟类栖息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开封通往封丘的黄河浮桥南岸有一个占地860亩的森林公园,这里当年是个采砂场,有深达20米的采砂坑十多个。开封市将这个采砂场取缔,填平深坑,种树种草,采砂场变成森林公园。
我省的黄河滩区居住着上百万群众,其中,开封市有119个行政村在黄河滩区。因此,黄河生态保护和修复必须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个方面,宜林则林,宜湿则湿,宜耕则耕,既要保证滩区群众的生活,又要逐步实现生态修复。根据规划,开封市龙亭区水稻乡马头村一带适宜退耕还林,在当地政府的努力下,村民们也转变观念,将三四千亩土地全部种上树木。
对村民已经搬出黄河滩区的旧村庄,自然资源部门及时拆除旧房屋,进行复垦,仅兰考黄河滩区已经复垦2400亩。开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规划科科长张鑫说:“复垦后,宜林则林,宜耕则耕,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改善了生态环境。”
如今,开封市柳园口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已成为鸟类栖息的天堂。这里有鸟类160多种,其中有十多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绿色经济让黄河更绿
兰考县东坝头,黄河水流湍急,气势壮观。
这里是黄河的一道大拐弯,也是黄河典型的“豆腐腰”地段。1855年黄河在兰阳(今兰考县境)铜瓦厢决口,向北改道,结束了700多年南流的历史。
兰考黄河河务局副局长朱志航说:“如今的黄河‘豆腐腰’越来越坚固了,东坝头堤岸都是水泥和石头砌的。虽然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黄河防洪能力已提高到千年一遇,但仍需提高警惕。”
为改变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兰考县在黄河大堤两侧和滩区共种植树木20万亩138万棵,昔日的不毛之地成为一片片绿洲,沙丘树林、沙丘果园随处可见。东坝头披上了绿装,彻底告别了风沙肆虐的历史。
我省实施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后,兰考县将滩区居民迁出,在滩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种植十多万亩的苜蓿、青贮玉米等,将滩区打造成饲草基地。
东坝头独特的黄河风景也吸引成千上万人到此旅游。2017年,黄河河务部门在这里开始建设东坝头黄河湾水利风景区,将黄河最后一道大拐弯打造成一个感受黄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重要旅游地。时下,正值秋高气爽,来这里看黄河、观大坝的游人络绎不绝。
东坝头附近的张庄村也是全国有名的村庄。这几年,张庄村干部群众干劲十足,脱贫攻坚加力提速,2017年摘掉贫困帽,目前红色乡村游产业链已形成,乡村振兴道路越走越宽广。
黄河,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条凝聚着数千年中华民族斗争历史的河流,正在以新的姿容、良好的生态环境造福两岸人民。
相关推荐
·走黄河 看生态·焦作篇|千里“悬河”之始:人与水如何共生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