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名片
吉小平是大河报记者,他是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第一批派往湖北武汉报道组成员之一。他在武汉采访58天,主要进行视频、图片和文字的全媒体采访。
他先后深入河南医疗队定点医院、武汉火神山医院、方舱医院、河南支援湖北医疗队驻地、武汉街头、超市等众多场所采访。
还和同事一起,搭乘河南医疗队120急救车,通过文图和视频的方式,全程采访危重病人向火神山医院转诊现场。
在武汉采访期间,刊发视频和文图新闻60多篇。
90后用爱心与坚守,宣示河南人的担当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吉小平
第一次见到护士胡奔奔,我就把“福娃”这个形象和她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她性格活泼,喜欢与病号拉家常。援鄂期间,她拉着病号跳舞、拍视频段子,逗得大家开怀大笑,病区沉闷的气氛活跃了很多。
采访护士邵青青,是在一个阳光、温暖的下午,而她也像春天的阳光,给大家传递着温暖。在青山方舱医院,曾经有一位护士蹲在墙角呼叫,邵青青隔着三层手套,感觉到她的手冰凉。青青就把这双手,拉到自己的腋窝下,半蹲着,抱着她,暖了40分钟。
记者在武汉第四医院、河南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定点医院采访
疫情初期,武汉长江大桥下,一名冬泳爱好者和他的狗狗,一起在长江中冬泳。恰巧路过此地的外卖小哥赵彬,掏出手机,抓拍下这一瞬间。疫情期间,外卖小哥摄影师,一边服务疫情一线,一边随手记录照片。武汉人的坚强打动了赵彬,而他的照片又感动了更多的网友。
他们三位都是河南人,武汉疫情,把像他们这样的九零后推到了舞台前端。
降临到重症病区的“福娃”
几乎所有新冠肺炎患者,一定程度上精神抑郁,心理安慰必不可少。
29岁的周口护士胡奔奔,是河南省第11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她头发四周都剃了,只留着头顶的中发。奔奔活泼的性格加之可爱的发型,被病患戏称为“福娃”。
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重症病区,她因过硬的技术,曾被推荐到李兰娟院士团队工作。第11批医疗队周口队队长闫登峰告诉我,因医疗队控感人手紧张,奔奔又被要了回来。
胡奔奔性格活泼,喜欢与病号拉家常,很快就与她们建立了信任。日常工作之余,她拉着一些病号跳舞。借助这种形式,带动病人的运动康复。她还用手机,给大家拍视讲段子,群发给病患,因此逗得大家开怀大笑。重症病区因为“福娃”,气氛渐渐不再沉闷,活跃了很多。
在同主管医生沟通后,平时她还会给患者带去周口土特产——周家口牛肉、胡辣汤等。
护士胡奔奔同患者跳舞(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重症病房,穿着隔离服,即使完成日常的医疗动作已经很辛苦,“福娃”还要在空闲时尽可能地与病人、逗她们开心,体力和精力付出更多。
3月21日凌晨我跟踪采访奔奔。早上8点夜班结束,胡奔奔从医院返回驻地,在大巴车上路不久,她就瘫软地昏睡过去。那个瞬间,“福娃”的状态让人心疼。
“福娃”的用心付出,收获了患者的真诚回报。三八节那天,她在驻地收到了患者用网络快递送来的小礼物,上边收件人写着“胡奔奔天使”。
一些患者在出院后,还会给她发微信,想让“福娃”嫁到武汉,不舍得她离开。
给“战友”带去温暖和力量
2月15日,武汉降下大雪。那天,在青山方舱医院,一位护士蹲在墙角呼叫。这一情形被护士邵青青发现,随后便发生了“战友”间感人的一幕。
邵青青今年30岁,是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也是郑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
2月15日晚,河南医疗队员回到驻地后,呼救的女护士到处打听邵青青的房间号,非要当面感谢她。
邵青青脸上的口罩勒痕(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那位呼救的女护士说,由于是第一天进舱,加之防护装备密闭,就出现了意外情况。邵青青给她取暖,抱着她,而且坚持了那么长时间,让她心里感到温暖和力量。
这位九零后的前线“战士”,也有自己的儿女情长。
2月9日晚,郑州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曾给邵青青打来电话,让她征求家人意见,确定能否参加援鄂医疗队。当时,青青的老公还未完全清醒。
邵青青回忆,当她向老公说出自己想法后,老公看她了足有15分钟,都没有说话。之后,老公把妻子搂到怀里说“你到那儿之后,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完全支持你,你要好好的回来”。
2月20日,我采访邵青青。在说到家人、孩子时,这位性格活泼外向的九零后,多次淌下眼泪。
邵青青的家庭比较特殊,4岁的孩子日常由夫妻两人独立照顾。孩子从小没有离开过母亲很长时间。
在去武汉之前,邵青青曾对孩子说,“妈妈要带你去长隆动物园,但是那里的小动物都生病了、感冒了,妈妈要去给小动物吃药、打针,之后咱们就去。”
邵青青希望疫情过后,她能给孩子兑现这个善意的谎言。
记者随河南医疗队新冠肺炎患者转运急救车采访
外卖小哥感动全国网友
2月10日,武汉阴雨,我来到江夏区藏龙岛附近,采访外卖小哥赵彬。在送外卖之余,赵彬喜欢用手机拍摄照片。
去年10月,赵彬的二孩在南阳老家出生,他没在家上呆几天,就返回了武汉。为了早点还清结婚时的贷款,今年农历春节期间,赵彬依然在马不停蹄地送着外卖。
春节期间,因为疫情外卖单子不多,赵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去拍照。在武汉长江大桥下,武昌中华门码头,他曾经拍到一名冬泳爱好者和他的狗狗,一起在长江中冬泳。这个瞬间打动了外卖小哥,他感受到了武汉人的勇敢和坚持。
春节期间,赵彬和外卖同事,一起为武汉医院送餐(赵彬拍摄)
2月1日下午开始,赵彬开始跟着平台的医院送餐团队,为协和医院和第四医院送单。傍晚六点左右他到了一家医院,发现门口有些直接送达的爱心物资。出于本能,他伸过手去帮一个护士搬东西,但这个举动被立即制止了,护士怕外卖小哥进到医院内有危险。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期,赵彬所在辖区,开门的只有便利店和药店。于是,药品和生活物资成为赵彬配送的最多的东西。
“我喜欢武汉的城市人文,对这个城市的感情很深。”采访赵彬时他伤感地对我说,“当我骑着电动车走过一条条熟悉的街道,回想着从前拍过的图片,我只希望这一切快点过去。”
4月8日零时,离开武汉通道管控解除,赵彬决心继续留在武汉工作。近期他每天的订单量,渐渐上升到了30-40单,而疫情吃劲时期是20-30单。外卖小哥明白,随着社会人员有序流动,还有将来大学逐渐开学,武汉的人气也会逐渐恢复。
胡奔奔、邵青青和赵彬,这三位九零后河南人,当国家需要时,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自己早已承担起社会责任。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与疫情奋战,用实际行动宣示了自身的使命与担当。
武汉疫情期间,挂面、方便面、水饺、火腿肠等急需物资,源源不断从河南源运抵荆楚各地。9640万河南人为“战疫”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1281名援鄂医疗队员,冲锋在疫情一线,另国人刮目相看。
记者在武汉火神山医院附近卡点采访民警
在记者58天的武汉疫情采访中,武汉当地群众、医务工作者,都对我们伸出来大拇指,说出“河南人真好”。作为河南人,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豪。
相关推荐
·武汉归来记者说③ | 到战“疫”一线现场 触摸新闻现场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