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展宏图这一年】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做好“中优”“南动”文章,提速“古都新生”进程 商都管城绽新彩

2020年09月17日11:13

来源:河南日报

高品质推进城镇建设,管城尽显古风新韵

陇海马路街道北三街片区改出新面貌、新幸福

古老的商代城墙与远处日新月异的繁华景象交相辉映

道路综合改造延伸一路好风光

  河南日报记者王延辉本报通讯员李晓光娄璞

  九曲黄河环城而过奔腾东流,商代城墙遗址巍然伫立城中。大河与城垣,一动一静,如同岁月的剪影,映照出古都郑州的沧桑巨变。

  金秋的清晨,一轮绚丽的朝阳刚刚跃上地平线,晨练的老人便跟久远的城墙打起了招呼。与远处的繁华景象交相辉映,提升改造后的郑州商代都城城垣遗址公园,清幽静美、生机勃发,已成为居民群众休闲怀古的精神家园。

  商都管城,焕新出彩。作为中国都城建制创始之地和名符其实的郑州“第一区”,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从3600多年的历史深处走来,尽展时代芳华。

  “奋进新时代,彰显新风采。”管城回族区委书记虎强表示,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管城回族区紧盯“古都新生”总体目标,立足郑州市“中优”“南动”发展定位,聚焦三大核心板块建设,提速老城有机更新,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增内涵、惠民生,奋力谱写管城新时代赶超跨越新篇章,为把郑州建设成为“发展高质量、城市高品质、市民高素质”“富而强、大而美”的国家中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聚焦核心板块建设—— 构筑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金秋时节,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处处升腾起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滚滚热潮。

  这股热潮涌动在企业生产车间的机器轰鸣里,这股热潮流动在现代商贸服务业应势勃兴的商圈中,这股热潮更迸发在三大核心板块如火如荼的建设中。

  核心板块是城市发展的“四梁八柱”。在郑州市确定的32个核心板块中,管城占其三,商代王城遗址、金岱科创城、小李庄新火车站三大核心板块互为犄角、互联共生,辐射带动全区,助推老城复兴、古都新生。

  “古都新生”,“生”在动力、“生”在活力。历经岁月变迁,古老的商代城墙正换个“模样”与人们相遇。重新开放的郑州商代都城城垣遗址公园经过城垣地面标识展示、冲沟修补、遗址文化展示、夜景照明等9个方面提升改造后,营造出疏朗大气、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而在不久的将来,通过地景式草坡,串联起城门、城垣、宫殿遗址等历史遗存,使整个城垣遗址如金丝绒毯上的展品,构筑王城意象,赓续历史文脉,彰显文化尊严。

  这是商代王城遗址核心板块建设的一个缩影,也是“古都新生”的生动写照。

  作为市区两级联合建设的七大重点核心板块之一,商代王城遗址核心板块规划实施范围为顺城街以东、熊儿河以北、城东路以西、顺河路以南合围区域,面积3平方公里,致力于打造成为世界级黄河文明寻根圣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光体验目的地、国家中心城市会客厅。目前,城垣本体保护及环境提升工程等16个项目已全面铺开。

  为担负起“把郑州历史文化主干立起来”的使命,商代王城遗址核心板块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设计,已完成新一轮城市设计。该核心板块旨在通过凸显郑州历史身份载体的商代遗址价值,构建街区与文物相连的文化高地,打造游购娱三位一体的活力街区,促进中心城区的空间再生与文化复兴。

  围绕城垣遗址景观带、文化考古遗址公园和夕阳楼书院街片区、两院片区、庙市一体区、宫殿遗址区以及代书胡同、平等街、衙署、清真寺街、硝滩、阜民里片区等“一带、一园、四大核心片区、六大协同片区”,商代王城遗址核心板块突出以文带旅、以旅兴商、以商承文,构建“文化+、旅游+、商业+、城市+”的产业业态和文化形态,与古为新、串珠成链,打造最具烟火味、市井味、人情味的“三味城区”,通过培育消费场景,发展新兴业态,做优做强城区经济发展主平台。

  擦亮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底色,管城回族区正不断为郑州这座城市注入新活力。

  中心城区商代王城遗址核心板块在提速建设的同时,位于管城回族区东南部金岱产业集聚区内的金岱科创城也应运而生,开启了园区二次创业、迭代升级的新征程。仅仅3个多月的时间,一座现代时尚的规划展示中心已基本建成、投用在即。

  金岱科创城是郑州中心城区和新城区的重要连接地带,处在郑州市“中优”“南动”“外联”布局的重要节点,核心板块面积2.42平方公里。坚持错位竞争、差异互补,金岱科创城围绕研发型总部经济,以“智能建筑科技”和“数字科技”产业为主导,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倾力打造产业融合转型示范区、科技创新总部基地、制造业创新策源地、高品质建设标杆区。

  产业是立城之本、发展之基。金岱科创城已谋划总投资50亿元的数字科技产业园和总投资90亿元的智能建筑科技产业园作为首开项目,现集聚了航天金穗、郑州腾飞等一批科技型重点企业。聚焦产业链顶端,正在跟进对接头部企业45家,重点洽谈中航建工、中建七局投资公司、中铁建中原区域总部等15家“中字头”企业,着力营造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南距金岱科创城核心板块几公里外,十七里河滨河公园一派旖旎风光,小李庄火车站核心板块也在提速建设。

  结合郑州“南动”城市功能布局,小李庄火车站核心板块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国内一流、高点定位”,着力建设成为各种交通方式高效衔接、地下地上空间有效利用、绿色生态效应充分彰显的站城一体化现代综合客运枢纽典范,在主城区与航空港区之间形成带动南部新区、辐射东部新区、影响整个都市区的现代枢纽型中央商务区。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在核心板块建设的谋势蓄势积势下,管城回族区加速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断迈出新步伐。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54.8亿元、同比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9.9亿元、同比增长1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21亿元、同比增长10.1%;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6亿元、同比增长3.1%,经济总量和质量进一步做大和优化。今年上半年,管城回族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于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246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8.2亿元,占年度计划53.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9亿元、税收完成25.4亿元,增速均列市内六区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5.9亿元,增速位列全市第一,全区高质量发展稳住了根基,发展态势持续向上向好。

  核心板块,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擎起管城回族区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提速老城有机更新—— 打造宜居宜业高品质城区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载体,是最大的公共产品,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生命体”。

  “颜值和气质齐升,美丽共内涵一色。”金秋时节,走访管城,总被正在生发的一系列“美丽蝶变”所吸引。

  “人民城市为人民。”管城回族区以城市道路综合改造工程、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工程、城乡接合部综合改造工程和改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为抓手,全面改进城市管理、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形象全面提升。

  道路改造,延展出新风景,承载起新幸福,给人们带来一路好风光。每天傍晚时分,航东社区的居民三三两两不约而同地走出家门,便直接跨进了“风景”里。建成后的航海路示范段,路园一体、景观雅致,曾经脏乱差的街边市场“变身”靓净美的“生活秀带”。

  以道路有机更新推动城区有机更新,管城回族区今年全面启动郑州市“一环十横十纵”道路综合改造工程,涉及该区总长45公里的10条道路,按照“两分离、两优先、两贯通、一增加”的建设理念,带动立面改造、业态提升、土地开发、管理改进,着力打造能够体现郑州底蕴、管城特色和现代水平的道路街区。

  在管城回族区,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在陆续上演“变形记”。

  顺着紫荆山路往南走,步入陇海马路街道办事处北三街附近,一下子置身一方舒朗精美的新天地,仅仅几个月时间,曾经脏乱不堪、管线密布、狭窄逼仄的小区“摇身一变”成了“网红打卡地”。

  街头精致秀美的游园引人驻足;巷子里,带状景观带上香樟、朴树、花草、青竹错落有致。因墙而建的围栏,与内置绿植相应嵌缀,影影绰绰间,增了几分雅致;相间漏窗里,蔷薇、石榴探头弄影,添了几分婀娜。沿街“豫忆深刻”文物墙橱窗内展示的艺术品以及“大河华章”考古文化墙,让人触摸到中原古老文明的记忆。

  陇海马路街道北三街片区内楼院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多为国企职工家属院,由于原产权单位的破产或合并,成为典型的“无单位打理、无物业管理”的无主管老旧楼院集聚区。

  “在党建引领下,自5月1日启动改造以来,北三街片区以‘路院共治、路园一体’为依托,形成了以街道为主导、辖区公共单位和居民群众共同参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宜居社区的良好局面。”陇海马路街道党工委书记陈瑞勇说,通过引进专业物业运营,增强社区服务功能,积极对接引进星巴克、“风华里”主题商业街等,带动周边环境及业态的整体提升,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成色更足。

  变“忧居”为“优居”,老旧小区“改”出了新面貌,“改”出了新幸福。“以前脏乱差得都不想多出门,现在路平、灯明、景美,里里外外清清爽爽、干干净净,不少亲戚来都找不到门儿了。”在北三街188号院住了近20年的张凯亮每天接孙子放学后,看到孩童们都会在沿街的小游园里纵情玩耍,欢声笑语在巷子里回荡。

  “怎么改,群众说了算。”管城回族区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不仅有整洁有序的“面子”,更有了舒适愉悦的“里子”。

  城区有机更新,乡村也在“华彩蝶变”。“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村容村貌无人抓、外来人口乱哗哗、周围环境脏乱差”,位于南曹街道办事处东南6公里处的张华楼村曾经一度是这样的景象。通过大力实施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立面改造、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房前屋后综合整治等,整个村子在一步步“蝶变”。

  高铁绕村而过,新建的游园广场与灰白色调的村居相映,铺展开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好的环境最具吸引力,好的环境也是生产力。目前该村已引入乐贝乐中央厨房项目,可向城区供应午餐日均1.5万份,带动2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

  更多的村庄在渐次“蝶变”。刘湾围绕乡村旅游、民宿、文化创意、美食街区,打造“黄金48小时”吃喝游乐购生活消费经济;河西袁依托地铁经济,发展高效观光农业;大湖围绕花卉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城乡接合部改造正为管城回族区镶上一道道“美丽花边”。

  一个城市的品质和魅力往往藏在细节之中。弘扬工匠精神、狠下绣花功夫,管城回族区坚持建管并重,坚持序化、洁化、绿化、亮化标准,细心耐心巧心“绣”出城市高品质。垃圾分拣中心大件垃圾、园林垃圾车间投用,垃圾分类逐渐成为新时尚;整街坊靓化,清真寺街、维新街、梨花巷等成了一个个“网红街”;深入推进“路长制”,创建精品路段,梯次打造9个改进城市管理示范片区;见缝插绿、拆违建绿、破硬增绿,小微景观、口袋公园遍地而起,今年将确保建成开放公(游)园31个,新增绿化面积约350万平方米,让更多绿色装点美好生活。

  文明创建靠民为民—— 用文明塑造城市最美底色

  一座城市昂扬前行,离不开强大的精神支撑;一座城市生生不息,离不开丰润的文明滋养。

  大爱管城,文明之区。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中国好人”梅丽热心公益事业,带领帮助残障人士一起创业、共同致富;用大爱传递“生命火种”,党员教师路同胜不久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广东患者带去生命希望;疫情防控中,万名党员干部、志愿者下沉一线,汇聚起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

  城市因文明而美丽,文明让城市更美好。管城回族区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全面提速古都新生。

  文明的养成是在人的灵魂里搞建设。管城回族区注重抓思想引领,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文明创建首要任务,全区各级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500余次,扎实开展“党的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万名党员进党校”宣讲培训,2万余人次接受教育洗礼。

  没有文明的市民,就不会有文明的城市。管城回族区大力倡树标杆,发挥榜样示范带动作用,累计选树道德典型85人,组织先进事迹宣讲1200余场次,受教人数超10万人次,推动讲文明、讲道德、守法纪成为人人赞扬、人人效仿的社会风尚。扎实开展《文明促进条例》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地、进景区等“七进”活动,注重抓小抓微,以小切口追求大成效,文明用餐、礼让斑马线等文明常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行为自觉。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管城回族区把“三项工程、一项管理”作为文明创建的最强支撑和最大底气,推动城市环境与文明创建同步提升。“改造得这么好,我们咋忍心随地扔垃圾。”家住紫荆小区的居民黄青乐坦言,“生活跟着环境美起来,大家的素质也跟着往上‘蹿’了一大截。”

  以文化城,涵养文明新风。管城回族区注重建强文化阵地,提升改造航海东路等综合文化站11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76家,高标准打造“书香文化”“红色文化”“国学讲堂”特色文化站,稳步推进城市书房建设,氤氲文化气息;依托商代王城遗址核心板块,全力打造文化地标,涵养厚重文化底蕴。

  全民共建,文明永葆。管城回族区以文明创建“细胞”工程为抓手,一体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五大创建”,创成全国文明单位3家,省市级文明单位80余家,区级文明单位、文明家庭260余家。推行“社区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充分发挥党建聚合力聚民心的引领作用,占常住人口近20%的志愿者活跃在城区各个角落,开展清洁楼院卫生、文明交通、扶弱帮困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擦亮郑州“绿城使者”特色品牌,汇聚了全民共建合力。

  文明是最美的风景。管城与文明相约,收获的是奋勇前行的力量。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代不负奋斗者。行走在时间里,老城在重塑,古都在新生,人们也在遇见更好更美的管城。


编辑:臧小景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