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展宏图这一年】深入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 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再谱新篇

2020年09月17日11:05

来源:河南日报

                                                                                                               

上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郑州机场货运增速仍创五年新高

航空港区北站远景

第七安置区小学

郑万、郑阜高铁跨商登高速

郑州合晶项目

临空生物医药产业园

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

双鹤湖中央公园万花筒

  河南日报记者杨凌本报通讯员杨宇刘畅/图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河南视察,并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对全省发展具有重大的里程碑意义,也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年来,航空港实验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中央及省、市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全力推进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开放创新、环境优化、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2019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80.8亿元,增长10.2%。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航空港实验区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逆势而上,主要经济指标由负转正,尤其是外贸进出口前7个月增长17%,创近五年最高增速,为稳住全省外贸基本盘发挥了重要作用。

  稳步推进“空中丝绸之路”建设

  加快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在刚刚闭幕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的建设成果成为大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今年上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郑州机场货运增速仍创五年新高,机场货运完成25.5万吨,同比增长21.4%,其中国际货邮吞吐量同比增长40%,增速全国排名双首位,机场繁忙指数排名全球第十六位。疫情期间从未断航的郑卢国际货运航线,为全球共同抗疫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架起聚合各国经贸文化发展空中丝路的同时,更展现出河南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

  坚定走好“枢纽+开放”路子,以“空中丝绸之路”为载体,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的经济发展优势正在不断增强。

  航空大枢纽建设再迈新台阶——郑州机场北货运区工程和中国邮政郑州航空邮件处理中心项目开工建设,标志着郑州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启动;中州航空、中原龙浩两家本土基地航空投入运营,全球最大的国际货运航空公司——卡塔尔货航引入郑州新郑机场。

  口岸开放体系不断完善,通关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郑州药品口岸投用,全国第四个国际邮件枢纽口岸申报取得实质性进展。新郑海关进出口通关时间分别压缩至12.4小时、0.05小时,是全国平均时间的1/5、1/49;口岸作业区到机场的进出口通关时效达到全国同期的27倍和29倍。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疫情,航空港实验区持续开展“三送一强”活动,帮助企业克服困难,跨境电商在连续四年翻番式增长基础上,上半年进出口业务单量、货值分别完成6520万单、5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1.5%、150.8%,通过国际货运包机、郑欧班列运输等途径,防护物资、日用品等万余种商品发往全球各地,开通的“郑州—吉隆坡”“郑州—曼谷”等专线包机,有效缓解了国际执飞客机急剧减少引起客带货业务大幅萎缩带来的冲击。

  在成功构建郑卢“双枢纽”经验基础上,航空港实验区突出口岸、保税、通关、多式联运、物流、金融六大体系联动,持续深化拓展航空领域与其他经贸中心、交通枢纽之间的全面合作,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抢流量、抓留量,推动口岸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延展,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彰显。

  积极培育“千百亿”产业集群

  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9月14日,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北部,浪潮郑州生产基地厂房内,生产线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调试得越精细,后期产品的合格率越高。”浪潮集团河南分公司负责人马志伟介绍,基地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建有2条现代化生产线,是全球领先的集制造工艺与智能技术于一体的服务器和PC终端制造基地。从4月份郑州市与浪潮集团签约到今天具备生产条件,浪潮郑州生产基地建设只用了4个月时间,再次创下“港区速度”。

  “目前,航空港实验区已入驻智能终端企业100多家,2019年全区智能终端及其配套企业进出口总额近3500亿元,约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60.64%。”该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随着智能终端产品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延伸,智能终端产品不仅成为我省第一大宗进出口商品,而且逐步打响了智能终端“郑州造”品牌。数据显示,从2011年智能终端产业在航空港实验区起步至今,该区手机出货量已累计超过15亿部,由此带动河南成为仅次于广东的手机制造大省。

  今年以来,航空港实验区克服疫情影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工作,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千百亿”产业集群培育,着力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疫情防控期间,该区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迅速行动,在全市率先实现疑似、确诊“双清零”,20余万产业工人快速到位,生产生活快速恢复。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双胜利”,进一步增强了企业在航空港实验区集聚发展的信心,许多企业纷纷来区考察、邀请参观洽谈,现有区内企业不断抢抓机遇、持续扩大产能,企业预期不断提升,形成了“远者来之,近者悦之”的良好局面。

  富士康集聚意愿空前高涨,两次追加订单,将其苹果春季新品试制、检测及生产全部转入航空港实验区,上半年富士康进出口同比增长16.7%,其中6月当月同比增长50.6%。同时积极推进其产业链高端项目及配套企业加快入区,博硕科技、博众精工、奥普机加等项目均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疫情是危机,也是机遇。“三送一强”等活动的深入开展,迅速帮助企业恢复了元气,区内原有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合晶硅材料公司订单同比增加551%,近期将实施二期12英寸生产线,并进入上市筹备阶段;郑州联创电子抢抓订单转移机遇,新增订单2000万台。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航空港实验区累计签约项目46个,总投资730亿元,其中,单体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9个,单体投资30亿元以上项目6个,一个支撑空港腾飞的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正在这片发展热土上加快构建。

  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年来,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视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遇,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航空大都市展现出更加美丽的身姿。

  为全面提升城市生态景观品质,塑造城市门户景观特色风貌,今年以来,围绕“生态航空大都市”建设目标,航空港实验区加快推进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龙王郊野公园及城市街角游园、生态廊道建设,推进梅河等12条河道治理,今年计划新增绿化面积超300万平方米,至2022年将新增绿化面积1200万平方米、新增水系长度45公里、新增水域面积240万平方米。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为重心,加快绿色机场建设和绿色产业发展,有序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科学调整。今年上半年,航空港实验区大气染污防治PM2.5、PM10年均浓度同比下降21.1%、30.5%,优良天数同比增加32天。

  做实精细管理,城市品质再获新提升。按照“中流、北城、南工”的功能布局和“突破中部、启动北部、做实南部、谋划西部”的发展路径,航空港实验区统筹推进国际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国际科教创新区三个核心片区建设,不断提升城市服务能级和综合承载力。通过有力有序推进“三项工程、一项管理”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力争全年新建停车位超7615个,有效解决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按照“赋能、亲民、增绿、治乱、安全”要求,推进安置小区环境规范提升,年底前将完成4个试点小区的改造。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快速形成,航空港实验区的发展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该区管委会主任张俊峰表示,航空港实验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使命和责任担当,围绕“交通大枢纽、开放大门户、航空大都市”目标,高标准建设国际化特征鲜明的国家中心城市副城,坚定不移推动航空港实验区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越走越快!


编辑:臧小景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