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军”创“双一流”丨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重点研究呼吸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推动河南向中医药强省迈进

2021年12月17日20:51

来源:大河网

阅读提示: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省”“推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晋位升级,加强‘双一流’大学第二梯队建设”。此前,河南已遴选7所高校作为“后备军”,选取11个学科作为“双一流”创建学科,并力争新增1~2所高校进入第三轮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围绕社会普遍关心的第二梯队争创“双一流”,大河网推出系列报道:“后备军”创“双一流”。

大河网记者 臧小景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全力做好救治工作,不断优化诊疗方案,通过中医、中西医结合,加大科研攻关力度,加快筛选研发具有较好临床疗效的药物仍然十分迫切。

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疗效曾得到世界卫生组织肯定。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介绍,在新冠肺炎防治中,中医药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在各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国抗疫的亮点。不仅如此,在日常的重大疾病、慢性病、老年病等防治中,中医药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有确切的疗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药文化宣教基地

关注丨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被遴选为一流创建学科

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学科创建于1958年,2013年获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2020年入选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建设学科,涵盖了中医临床、技术、基础的十大方向,在中医药防治呼吸疾病、儿科疾病、传染疾病(艾滋病)等3个方向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今年9月,在省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宋争辉提出要实施“双一流”学科创建工程,遴选7所高校的11个学科作为“双一流”创建学科,力争新增1~2所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学科被遴选为“一流”创建学科。

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核心和基础,建设一流大学离不开一流学科的支撑。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后备军”,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学科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优势丨中医药防治呼吸疾病、儿科疾病、艾滋病等科研水平在全国中医行业居领先水平

“新冠疫情期间,学科充分发挥优势,开展中医药疫情防控的科研攻关和临床诊疗。建成公共卫生中心,成为中医国家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开展临床诊疗和科研攻关,研制并发布了中医症候诊断标准、专家共识、辨证治疗要点、经方辨治纲要等。”12月17日,相关负责人告诉大河网记者。

据了解,学科围绕10个核心研究方向开展深层次的科学研究,优势方向如中医药防治呼吸疾病、儿科疾病、艾滋病的科研水平在全国中医行业居领先水平,在病因病机、症候诊断、诊疗方案、循证评价、作用机制等系列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承担有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记者获悉,该学科近五年研制、修订并发布了7个疾病的11项症候诊断标准/诊疗指南;建立并发布了18个诊疗方案并推广应用;研制了4种中医诊疗系统、6种中医药信息管理平台;开发新药保肺颗粒、益艾康胶囊并转让2200万元,研发中医药治疗小儿肾病、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艾滋病系列用药惠及广大患者,有25种院内制剂广泛使用,建立益肺灸等9项特色技术/方案并推广,开发多种特色器械并广泛应用。

对标丨以方向建设为核心 内涵建设为抓手 全面开展学科建设

今年3月份,教育部就“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工作答记者问,明确指出成效评价考察内容的框架,指出核心性维度是“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五大建设任务和五大改革任务的集中综合反映。学科建设评价,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师队伍建设四个方面。

对标“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考察核心性维度,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学科建设情况如何?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医学学科以方向建设为核心、内涵建设为抓手,围绕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等方面,出台特色举措,全面开展学科建设。

在人才培养上,学科拥有完整的本、硕、博教育培养体系。拥有国家级一流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一流课程6门,省级一流课程40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6个。主编规划教材30余部。学科近五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6项,二等奖20项。

在科研方面,学科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河南省及行业需求,破除学科发展瓶颈,传承中医药精华,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近五年主持国家重大专项16项(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国家自然基金11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9项、二、三等奖2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中文核心 1299 篇,被 SCI、EI 收录255篇。主编专著551部;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56项。

在社会服务上,借助优势平台和团队,学科面向社会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积极推广如慢阻肺诊疗方案、艾滋病防控模式、小儿紫癜性肾炎特色治疗方案、针灸特色技术等临床研究成果;依托附属医院开展医联体、医共体建设,为31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技术帮扶、义诊宣教、远程诊疗,培训基层中医药专业人员3万余人次。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实施人才聚集发展工程,坚持“引培并举,培养为主”的队伍建设方针。学科现有成员438人,其中高级职称311人,占比71%。博士学位286人,博士生导师65人,硕士生导师185人。国医大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长江学者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名中医3人、岐黄学者首席科学家1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岐黄学者4人,吴阶平医药创新奖1人、“中原学者科学家工作室”首席科学家1人、中原领军人才10人、青年岐黄学者2人。担任国家二级分会主任委员及副主委127人次。

呼吸疾病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目标丨重点研究慢性呼吸疾病、小儿紫癜性肾炎、心脑血管疾病等推动河南向中医药强省迈进

河南中医药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科将聚焦学科重点研究方向,瞄准关乎民生影响人民健康的慢性呼吸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儿科肾脏疾病、艾滋病等为研究重点。对以上领域内群众关注的、影响患者预后的、影响生活质量的、中医药有疗效优势的病种进行优势病种方案、发病机制、疗效机理开展系统的深入的研究。学科建设成果将提升中医学人才培养水平、提高优势病种的中医药防治能力,推动河南省由中医药大省向中医药强省迈进。

新冠肺炎疫情后,中医药振兴之路该如何走?相关负责人认为,应该内外兼修。所谓内部,指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核心问题要解决好中医药人才的传承创新培养和科技创新问题。所谓外部,就是中医药整个产业的振兴发展,政府需要顶层设计,抓好产业链的布局,强链延链一系列工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明确目标方向、厘清思路找准路径,瞄准世界一流,学科将继续实施人才聚集发展工程,不断完善中医学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特色传承型人才、临床应用型人才和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充分利用好河南省作为“仲景故里”名片,打造具有中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基地。立足中原,辐射全球,充分展示中医药文化独特魅力,提升中医药文化软实力。

“下一步,学科将制定具体建设项目,明确项目负责人、建设内容、实施进度、资金需求和来源、阶段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围绕研究方向,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和周期建设目标,实行学科方向带头人任务清单制,为高质量完成建设目标提供保障。”相关负责人说。

  相关报道:

  后备军一流丨河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技新赋能装备智能化 推动装备制造业全面跃升

  后备军一流丨河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持续发力!拓展新兴材料研究领域 提高材料基础原能力

  后备军一流丨河南师范大学物理学:聚焦基础物理问题 着力攻破红外光谱测量等领域卡脖子问题

  后备军一流丨河南理工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聚焦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重大需求 突破空间治理与智慧城市建设等难题

  后备军一流丨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重点研究呼吸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推动河南向中医药强省迈进

  后备军一流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工程学:聚力现代水利科技新 打造一流学科

  后备军一流丨河南工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瞄准粮食产后安全及加工领域 打造优势特色学科高峰

  后备军一流丨河南农业大学兽医学:瞄准学科发展前沿 重点研究非洲猪瘟、新型冠状病毒等

  后备军一流丨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开发原性新药 增强我国新药物研发能力

  后备军一流丨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面向国家粮食安全重大需求制主要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和突破性新品种

  后备军一流丨河南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瞄准能源安全公共安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打造学科核心竞争力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