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月9日起至6月19日,《河南日报》连续推出五篇重磅生态大文章,浓墨重书绿色发展理念的篇章合拢成系列,聚焦河南的青山绿水,彰显不老的时代精神。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屈晓妍
习近平总书记曾言,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难以一蹴而就,既是只争朝夕的攻坚战,也是久久为功的持久战。
11月13日,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建设森林河南动员大会召开,会议动员全省上下迅速行动起来,打一场新时代河南国土绿化的人民战争,五年增绿山川平原、十年建成森林河南,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河南开花结果,让绿满中原、四季常青成为出彩河南的靓丽底色。
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厚植绿色发展意识,也一直是媒体努力的方向。为此,自今年1月9日起至6月19日,《河南日报》连续推出生态建设“五部曲”——《河南有个“塞罕坝”》《黄河故道变奏曲》《青山不老》《河南义海屹立青海》《新愚公移山记》,浓墨重书绿色发展理念的篇章合拢成系列,聚焦河南的青山绿水,彰显不老的时代精神。
戳链接回顾:河南有个“塞罕坝”
戳链接回顾:黄河故道变奏曲
戳链接回顾:青山不老
戳链接回顾:河南义海 屹立青海
戳链接回顾:点赞!这群当代“愚公”,谱写了济源新传奇
五篇重磅文章,记者辗转近3000公里,在过往的荒芜与如今的繁茂中寻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奥秘,在砂石的粗粝与泥土的芬芳里探求代代相传矢志不移的精神,这样用双脚实实在在丈量出的“绿意”,感染力强、直达心底,获赞无数、反响强烈。
把握时代脉搏,报道才能震撼人心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绿色”发展理念摆在突出位置;党的十九大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地把握了我国环境与社会关系发展变化的时代脉搏,揭示出环境与社会的发展规律。
而对河南而言,它承担着加快发展和环境治理的双重责任、面临着转型升级和提升能力的双重任务。近些年,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与经济发展比肩,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新闻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风向标。受众对生态环境话题的关心,使他们对于去碎片化报道的需求也格外旺盛。从单篇的深度报道到一个系列的集成报道,形式上看是新闻范式的去碎片化转换,内容上看则是对生态环境主流语态的靠拢与提升,这是融媒时代传统媒体寻求突破的一个重要方向。
“文章合为时而著”。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河南“塞罕坝”民权林场几代人接力造绿、黄河故道由百里黄沙变绿色廊道、黄柏山林场生态保护转化成真金白银、愚公故里盛世造林再创奇迹,乃至一个资源枯竭型企业扎根高原异地创业,不仅“起死回生”,还成绿色产业的种种传奇故事,就显得格外引人瞩目、震撼人心。
摸准地域特色,内容才能深入人心
一组成功的集成报道区别于一般的深度报道之处,主要在于其可以在一个统一的宏大主题下,自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入手,绽放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清辉。
《河南有个“塞罕坝”》,聚焦一场久久为功的造林“远征”,感天动地的代代接力,筑成镇守豫东平原的绿色长城;
《黄河故道变奏曲》,关注一块流域的沧海桑田百年变迁,看人们如何将沙荒盐碱地变成沃野良田;
《青山不老》,放眼大山深处黄柏之巅,护林人如何苦心经营、抗击盗伐,守望那片“绿色江山”;
《河南义海屹立青海》,描绘河南国企人远赴青海创造“高原传奇”,在不毛之地挽企业于危难,于行业之中树绿色发展标杆;
《新愚公移山记》则注目一群“当代愚公”不安于宿命,独辟蹊径于“困难地”造林,故事里有方法论,方法论中见精神,令人备受启迪,又感慨万千。
《河南日报》生态建设“五部曲”,是新时代绿色发展的缩影,也是人与自然构建生命共同体的有力见证。同时,河南独特的地形地貌与风土人情,又绘就了一幅各具特色的护绿造林人群像。系列报道从不同切入点入手,各个侧面又单独成篇,地域特色凸显,描摹深入人心,令人印象深刻。
脚板丈量土地,文字才能感染人心
新闻作品的内涵从何而来,“温度”又体现在哪里?也许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是最好的注解:“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深入践行走转改,把镜头对准普通百姓、普通群众,把讲故事作为基本理念、基本方式,是这五篇重大报道的共同点。总编辑身先士卒,率队全程参与采写,无论是隆冬顶风冒雪,还是孟夏烈日当头,采访组访林海、入深山,走故道、上高原,风尘仆仆跨越近3000公里,洋洋洒洒成文约3万余字,新闻在脚下丈量,绿意在笔尖流淌。
民权造林人的前仆后继,黄柏山护绿者的坚忍不拔,义煤人背井离乡的拼搏奋斗,愚公后人的秉承传统笃定前行……这些大山深处或高原之巅的河南典型,有的鲜为人知晓,有的则旧事翻新篇。采访组多方寻访,有时将一个家族三代人一一询遍,有时则与采访对象促膝深谈到凌晨方歇,有时半天的跋涉只为找一位普通的林工,有时艰难的穿山而行只为寻一座没有墓碑的坟冢……
记者蹲下去,新闻立起来。带着新鲜泥土味儿的故事和语言,最吸引人也最好听。一生默默无闻的护林员,后代捡起他的“接力棒”;老林工对50余年前的那顿羊肉记忆犹新;务林人在“吃饭”还是“砍树”的两难抉择前的坚定不移……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令人动容。“种一葫芦打两瓢”“大风起、飞沙舞,一年四季都喝土”“宁可人下岗不让树下岗”,一句句生动的俗语亲切感人。
就这样,记者把笔触对准基层,在接地气上狠下功夫,用凝练厚重的笔法、生动鲜活的语言、气势恢宏的叙述、感人肺腑的细节,使一个个造林护绿典型在众多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中脱颖而出,使河南生态文明发展可感可知。
最终,“五部曲”的产品在报纸首发,各新媒体平台纷纷响应,握指成拳。长篇通讯与深度评论相得益彰,主打报道和反响宣传互为配合,纸媒稿件和新媒体传播彼此借力,这五篇报道通过多形式表达、全媒体推送,形成合力、持续发力,有效扩大了典型的传播力、影响力。
此外,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中央媒体和其“两微一端”也纷纷同步转发,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关注热潮。网友纷纷留言点赞,引发强烈社会反响。一时间,全国媒体纷至沓来,相关报道在一些机关甚至“洛阳纸贵”,报纸被争相传阅,产品被广泛分享。读者们表示,青山不老,青春也不老,付出的努力终会被铭记,一代代造林人护绿者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精神值得新时期的我们学习。
▲河南“塞罕坝”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绿水青山一直是民生所系,奋斗精神也永远是民心所望。《河南日报》生态建设“五部曲”紧扣时代脉搏,呼应百姓期盼,生动体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新发展理念。同时,这五篇长篇通讯将河南绿色发展理念传递给千千万万的读者,是“走转改”活动的一次成功实践,体现了党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责任与担当,对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进一步推进河南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这样的精神感天动地,这样的故事浸润人心,这样的报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