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于扬李玉坤实习生郭磊文图
那把依然闪着寒光的越王剑,为何从越国区域江浙到了中原腹地周口?凝聚着7000多年前古人智慧的石磨盘,又怎样从豫西山区到了豫东平原?作为历史文化悠久的周口,现在的博物馆里又珍藏着哪些稀世珍宝?
穿越历史的迷雾,拨开文物的疑云,日前,大河报·豫视频记者走进周口市博物馆,为您探寻隐藏在这里的镇馆之宝。
青铜错金越王剑,沉睡2000多年依然寒光闪烁
公元前306年,越国国都会稽,也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
战鼓雷鸣,号角连天,白刃相接,一场战争正在这里进行。
来犯者,是楚国的军事力量。因为当时恰逢越国内乱,楚怀王大举进兵,准备吞并越国。
刀光剑影之中,处于下风的越国将士节节败退。此时,一位越国的高级将领在战斗中牺牲或者成了对手的俘虏。总之,楚国人从他身上搜出了一把锋利精美的青铜错金剑,上刻“越王”二字。
从此,这把被某一位越王赏赐给本国高级将领的青铜错金剑,就随着战败变成了一件对手的战利品,而掌握在楚国的某一位军事长官手中。
时光荏苒,风云变幻。几十年后,当年傲娇的楚国,被秦始皇打败,楚国人被迫从湖北迁都到陈国,也就是今天的周口淮阳。当时,那位携带着战利品“越王剑”的将领,也到了淮阳。
再后来,这位曾经驰骋疆场的将领去世后埋葬在淮阳,那把越王剑也成了随身陪葬品。
直到历史翻过2000多年的岁月,这把剑才在公元1983年重见天日。
1983年6月间,淮阳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文物盗窃案,在公安部、文化部的牵头打击下,警方当时收缴各类文物1.2万件。其中,就有这把后来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战国错金越王剑。
至于前文叙述的这把越王剑由来,都是后来文物专家多方考证作出的分析。当然,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把剑也许并不是战利品,而是当初楚、越两国未发生战争时,越国人给予楚国人的赠品。
不过,无论哪一种情况,这把2000多年后依然闪着寒光的越王剑,都是历史关系的一段见证。
4月6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在周口市博物馆展厅目睹该剑时,剑尖处依然锋利有光,剑柄附近的位置上,用标准的鸟篆体赫然写着“越王”,并以错金形式呈现。
那么,大家都知道的勾践,是越国的一位国君,而这把赫然刻着“越王”的剑会不会就是勾践在位时的青铜作品呢?周口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揭秘说,非也,经过分析认为,这是勾践孙子、另一位越国君王“不寿”在位时铸造的青铜错金剑。
“虽然这是一把剑,但并非是战争实用兵器,而是一种带兵将军的身份象征或者国君赏赐礼品,相当于现在军事系统里,高级将领或者有功之臣,可以获得功勋手枪、匕首之类的形式,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周建山说。
而就其历史文物价值来说,不仅是战国时期青铜错金铸剑技术的见证,也是一段关于陈、楚、越三个国家恩恩怨怨、爱恨情仇的见证。而且,这类越王剑级别较高,传世不多,非常罕见,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因此,它也就成了周口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豫西的石磨盘,为何出现在豫东平原?
那是一块用黄砂岩制成的磨盘,下面带有4个底足,整体看起来好像一只古人的大号鞋子,又像今天孩子们玩的滑板。
这块石磨盘躺在周口市博物馆展厅,已经有几十年光景了。最早,它被发现在周口市扶沟县崔桥镇西店村的岗地上。那是1988年秋收后的一天,当地农民犁地时,意外发现了这个物件。因为不知为何物,农民只好先带回家中,并报告了地方政府。
时年28岁的扶沟县博物馆副馆长李运宽接到了这个消息。“我们就决定去崔桥镇农户家里看看,我记得是和一位同事去的,天还很热,我们穿着单衣搭公共汽车去的。”4月6日,李运宽向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回忆说。
经过初步查看,李运宽等认为这是一件文物。于是,他和同事交替抱着这个大石板搭乘公共汽车返回扶沟县城。“当时车上的人都看我们像傻子,两个大男人,大热天抱着个石板当宝贝。”李运宽回忆。
回到博物馆后,经市、县两级文物专家鉴定,并报请上级文物专家查验,最终确认这是一个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古磨盘,距今已有7000多年历史。
而更让周口文物专家没有想到的是,这块石磨盘经过测量,长100厘米,大头宽44厘米,小头宽22厘米,厚3.5厘米,且由整块黄砂岩磨制而成,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时代最早、形制最大的裴李岗文化石磨盘,堪称“华夏第一石磨盘”。但遗憾的是,由于搭配磨盘的石棒丢失,虽然这块磨盘开创了“第一”,但也只能委身于“国家二级文物”的范畴。
“如果磨盘上的石棒还在,肯定能评为国家一级文物。”周口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颇为惋惜地说。
在采访中,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该磨盘的材质为黄砂岩,可周口为平原地带,并没有这种原材料。那么,这块石磨盘又是怎么来的呢?
对此,周建山向记者揭开了谜底。“说起这块石磨盘,不得不说一下它产生的年代,也就是裴李岗文化时期。”周建山说,裴李岗文化是分布于黄河中游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也是中原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因最早在河南新郑的裴李岗村发掘并认定而得名。裴李岗文化是仰韶文化的源头之一,也就是华夏文明的来源之一。
周建山进一步解释说,裴李岗文化分布范围以新郑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也就相当于现在整个河南省区域的版图。根据这个范围进一步推测,就是古代的先人为了给谷物脱粒,首先在豫西一带用整块的黄砂岩打磨制作了磨盘和石棒。但是,由于西部山区适合耕种的土地少,而且贫瘠,他们就一路东行,找寻适合耕种生活的区域。就这样,来到了广袤而又肥沃的豫东平原周口,所以,这块产于豫西的石磨,就变成了豫东农耕文化的实证,直接佐证了周口的农耕文化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
因此,这块素称“华夏第一”的石磨盘也就成了周口市博物馆的其中一个镇馆之宝。
专题
相关推荐
·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站岗守护,石辟邪“工龄”近2000年
· 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内乡县衙:穿越古今 感受“家国情怀”
· 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丨 2021年度河南五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 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一城宋韵 汴地繁华 ——郑汴洛文旅影像②
· 行走河南 读懂中国丨安阳洹北商城考古 发现商代中期卫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