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亲历记丨为了北送的那一库清水

2022年05月12日21:00

来源:大河网

编者按吃水不忘挖井人。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在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专题调研南水北调并召开座谈会一周年来临之际,河南省政协融媒体中心联合河南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发挥人民政协文史资料的独特优势和作用,推出特别策划《南水北调亲历记》,从规划建设、移民征迁、文物考古、水质保护等多个方面,记录河南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作出的努力,讲述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背后的动人故事,进一步凝心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贡献力量。

大河网讯(河南省政协融媒体中心记者 魏蔚)丹江口库区在淅川境内汇水面积达2616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93%,约占全南阳地区汇水面积的45%,境内库岸线达2900公里,占库区总库岸线4610公里的 62.9%。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着淅川县承担着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流的历史重任。 国家对淅川的环保要求很高,环境保护尤其是丹江口水库水质保护的高标准,对淅川县环保战线的全体人员是一个严峻考验。

 资料图 周勇/摄

为保水质,工业企业变成了治理污染的重点对象

20世纪60年代初,丹江口水库建成后, 2/3的肥沃土地被库水淹没,农业生产基础非常薄弱,县财政收入极其困难,1993 年被国家确定为扶贫开发重点县。为了带领全县人民奔小康,淅川县大力发展工业生 产,走农业县工业化的道路。丹江口电站为了支持库区人民的发展,送给大量的平价电。有了这个优势,淅川县工业在很短时间内得到长足发展,因此,工业项目80%以上是以耗电为主的冶炼企业。

2002年开始启动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国家编制了治理库区污染的规划。根据这个规划,不仅在淹没线的企业要拆除搬迁,在线上的原来支撑该县工业 发展的很多企业,为了防污染保水质,也要关停并转。新发展的工业项目在治污上 要有更高的要求,审批上要有更严格的限制。居民生活污水要净化,农业生产,畜禽养殖,都要以不污染库水为标准。

原来的工业优势,为保水质,变成了治理污染的重点对象。

为此,淅川县出台文件,部署了300 多家工业污染企业全部关停,几十家企业停产治理。与此同时,督促现有企业加快环保设施升级,帮助县里的几个骨干企业制定实施治污计划,使之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些企业现在都进入了良性发展,既保护了水质,又为淅川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20世纪90年代,环库农民在县里的指导下,发展网箱养鱼,拦汊筑坝搞养殖业,发展水上餐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后,保水质成为第一要务,在上面还没有明文禁止的情况下,淅川县认识到这些经营项目对丹江口水库水质有影响,先于相邻的湖北省环库兄弟县市,开始推进网箱取缔专项行动, 先后取缔网箱养鱼5万多箱,取缔库区水上餐饮船19艘。县里在国家没有下拨资金的情况下,贷款1亿元赔偿农民的损失。

要保一库清水,不仅要“破”,还要“立”

取缔污染项目只是第一步,还要大力建设有效的环保基础设施,进行良性的环库生态的建设。

2007年,中央财政划拨资金后,高标准高水平搞好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的建设。淅川县城的污水处理厂经过近年扩建后,处理污水能力已达到6.5万吨,远超出全县城自来水和自留井流量的80%。不仅如此,在污水处理厂外,一个占地30亩、日处理污泥50吨的污泥处理中心已建成运行。把污水处理后的污泥再处理,污泥变废为宝,这个项目也是县里自筹资金2764万元建成的,这在全省是第一家。

建立水质保护机制

要长久有效地保护一库清水持续北流,有硬件还要有软件。为此,淅川县狠抓环保监测设施的完善,加强水质监测和应急处理能力建设,不断完善执法监察设备,建成县级污染源在线监控平台,对全县12家重点企业实现了在线监控。为营造良好的保水质氛围,淅川县还经常性地开展生态环境文化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的“五进活动”,在全县营造了保护环境、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时任淅川县环境保护局局长的李建涛说:“清澈的丹江水,通过淅川陶岔渠首源源不断地向北方流去,带去的是水源地人民的浓浓情意。这里面蕴含着淅川县几十万移民群众‘大爱报国、忠诚担当、无私奉献、众志成城’的淅川移民精神,也蕴含着淅川环保人为保一库清水,防污治污,甘于牺牲,无怨无悔,践行‘确保一库清水送京津’庄严承诺的不懈努力。”

(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亲历记》图书整理报道)


相关推荐

 · 南水北调亲历记丨鹳河两岸的坚守

 · 南水北调亲历记丨智取 “膨胀土”

 · 南水北调亲历记丨为移民建设最美新家

 · 南水北调亲历记丨十年坚守 只为清源

 · 南水北调亲历记丨我家四代的移民生活

编辑:张馨予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