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当代文学颁奖盛典丨葛亮:“每一部作品都有它自身的特点”

2023年04月15日17:50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创作《燕食记》的初衷是什么?”“这种‘少年老成’的写作是如何形成的?”“你是如何进行阅读的?能否给读者一些建议?”4月15日,2023当代文学论坛暨颁奖盛典在河南郑州开幕,著名作家葛亮成为很多文学爱好者关注的焦点,他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验。

《燕食记》:人生百味,融入舌尖上的“岭南梦华录”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读过葛亮作品的读者都有这种感受,葛亮笔下的人物,很少着墨于外貌的描述,更多的是通过语言、动作以及不经意间流露的气质展现自我。

“燕食记”,意为古人日常的午餐和晚餐。周朝确立“三餐制”,意味着礼制的开始,由此确认了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日常俗理。

小说沿着岭南饮食文化的发展脉络,以荣贻生、陈五举师徒二人的传奇身世及薪火存续为线索,借关于美食的跌宕故事,以细致入微的文笔,生动描摹出中国近百年社会变迁、世态人情的雄浑画卷。

该作品早在杂志发表之时即颇受关注。资深媒体人白岩松曾评价,在葛亮的文字当中,能感受到当代文学的各种可能。其中丰赡的细节所展示出磅礴时代场景,与日常烟火水乳交融,可见中华文化传统的深厚根系所在。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评价,“《燕食记》里,时间流逝、人世翻新、众人熙来攘往,如梦华录、如上河图,这盛大人间中,舌上之味、耳边之声,最易消散,最难留住,也最具根性,最堪安居”。

叙事、方言、主题交融在一起,人情与美食互为表里,构成了《燕食记》细腻而充满烟火气、于琐碎中显出阔大的风格,人生百味,百味人生。中国人的道理,真的都在这吃里头。


“新古典主义”?葛亮的自我言说与回应

在采访现场,记者代替读者问了一个问题:不少读者认为葛亮的作品呈现了一种“新古典主义”的风格,对于这一说法,葛亮表示:“当一个作品被创作出来之后,读者朋友出于对作品的厚爱会有各种各样的解读,但从我自己的创作理念而言,我觉得每一部作品都会有它自身的特点。”

“从《朱雀》到《北鸢》,再到《燕食记》,很多人一直都关注我的写作题材与背景,比如围绕中国的近现代史的部分,包括文字的体现和质地的呈现,也有和我们近现代脉络,包括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些文字特质有所衔接的部分。”葛亮说。

葛亮表示,“我觉得大家对我的这种定位,对我来说也是一件非常安慰的事情。因为我受到了家庭、祖辈的一些影响,我希望能把经过我们整个文化体系沉淀和留存的一些好东西,用现代诠释的形式完美呈现。所以可能有一些类似于‘新古典’的说法,我希望能用一种方式,在传统文化的加持下,体现在当代文学上,无论是文字质感,还是对于题材诠释的新意”。

“在未来的写作里面,我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呈现给我们的读者朋友一些更新鲜的东西。”葛亮表示。(莫韶华 李东宝/文 魏凯/视频)


       相关推荐

专题丨2023当代文学颁奖盛典

      · 2023当代文学颁奖盛典丨梁晓声:我出门一定带书

      · 2023当代文学颁奖盛典丨臧永清:2022年我国迎来了长篇创作的井喷期

      · 2023当代文学颁奖盛典丨陈永刚:让文学回到文化原乡 对推动当代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 青年对话大家丨石一枫:河南话,话里有话

      · 青年对话大家丨梁晓声:这次来郑州带给我了全新感受

      · 青年对话大家丨葛亮:中原饮食文化一直稳固传承

      · 青年对话大家丨柳建伟:河南文学土壤深厚,每个地方都不一样


编辑:祝萍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