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路”上再寻焦裕禄丨人均收入翻一番 尉氏县智慧农业赋能“希望的田野”

2022年08月16日16:48

来源:大河网

大河网讯 (记者 宋向乐)“8年来,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在这棵连心树前的麦田里,一茬又一茬的麦穗儿,坚守着我们守牢粮食安全的重任;一年又一年的丰收,实现着我们稳产高产优产的目标。”8月15日,“赶考路”上再寻焦裕禄网络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尉氏县,在尉氏县张市镇的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前,35岁的张市镇镇长程娜向来访的30余名全国网络媒体记者介绍张市镇8年来的变化。

张市镇镇长程娜

采访中,程娜向记者们介绍了镇上的两个“名人”——中乾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韩中乾和沈家村党支部书记石长锁。

“2014年5月9号,就是在这块农田里,我有幸向总书记汇报了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韩中乾说,8年过去了,合作社的农机由小变大,合作社规模由弱变强,现在合作社购置了农田旋耕机、小麦收割机、玉米收获机、花生捡拾机、播种机等大型机械设备68台(套),能够承接更高标准的耕种收一体化全程社会化服务,作业服务范围南到湖北监利市,北到内蒙古河套地区,东到山东莱西市。

合作社社员由原来的7户发展到73户,春、秋两个作业季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500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13000元。

“为继续把合作社做大做强,带领更多社员走上致富路,更好地提升服务广大农民的本领,我让喜欢农业的儿子到农业院校进一步学习深造,以便把接力棒传下去,为守护大国粮仓、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贡献合作社的一份力量。”韩中乾说。

在党支部书记石长锁的眼中,沈家村的变化也一天比一天大。

“比如以前村里浇地,100亩地才有一眼井,天不亮就起来排队,到中午还出不来水,一家老小齐上阵,一天也浇不了几亩地。现在用上了高科技智慧农业,年轻人在手机上下载App,一点手机就可以浇地了,不管是在家看电视或者是干其他工作,都能把地浇上。”

石长锁说老人上了年纪不会使用手机,可以拿着售电卡,在地头的井上一刷卡,一个人就可以轻松浇地。而且现在是节水灌溉工程,采用滴灌、喷灌技术,比以前大水漫灌用水少、效果好,省时省力更省钱。

石长锁眼中沈家村的变化也是尉氏县的变化。

“生在这个不缺吃、不缺喝的和平年代,像我一样的年轻干部没有经历过血与火的检验,想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有焦裕禄精神的引领,才能挺起我们的精神脊梁。”

在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程娜说:“在日常工作中,当遇到不理解你的工作、情绪又偏激的群众时,我会问自己还有没有对群众的那股亲劲儿;当想偷懒不认真甚至想应付了事时,我会问自己还有没有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儿;当遇到瓶颈困难想打退堂鼓时,我会问自己还有没有干事业的那股拼劲儿。常对照常反思,把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融入血脉,我坚信,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一定沉淀多少真情。”


  相关推荐

  ·“‘赶考路’上再寻焦裕禄”全国网络媒体采访活动启动

  ·7站20天沿着外公成长的足迹追光 焦裕禄外孙余音:焦裕禄精神是指引人生的路标

  ·30余家网络媒体走进兰考再寻焦裕禄 听他们讲心中的焦裕禄精神

  ·这曲关于焦裕禄的戏 已经唱了上千场

  ·微宣讲丨永恒的焦裕禄精神①:亲民爱民

  ·亲民、求实、奋斗、无私 豫剧现代戏《焦裕禄》在河南艺术中心上演


编辑:李瑞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