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眼中的沿黄生态廊道】于鲁冀: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应提升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空间多样性

2021年09月24日12:51

来源:大河网

阅读提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讲话精神,助推我省高水平建设沿黄生态廊道,今年4月至5月,河南省政协组织部分省政协委员、相关厅局负责同志和专家学者,围绕我省沿黄生态廊道建设情况,通过实地查看、座谈交流等形式,对郑州、开封、洛阳、三门峡等沿黄地区进行了专题调研。沿黄生态廊道如何建?委员们眼中的生态廊道又是何种模样?来一起看看。

大河网记者 宋向乐 贺志泉

9月15日,河南省政协召开部分省辖市政协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协商研讨第二次会议,围绕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等问题听取意见建议。

看现状

以黄河大堤和S312为支撑线打造的百里长廊已成型

河南省政协委员、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教授于鲁冀认为,沿黄生态廊道建设作为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目前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以黄河大堤和S312为支撑线打造的百里长廊已成型,实现了大堤与S312的绿不断线、生态连通、空间循环效果,促进了沿线防洪安全提升、社会经济发展、生态质量优化及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在人民群众中反响良好。

焦作武陟境内黄河岸边的生态廊道

据悉,黄河南岸生态廊道也将于今年年底实现全线贯通。

于鲁冀也分析了生态廊道建设中的一些问题。

譬如,政府部门、人民群众及生态学者对“生态”内涵的理解有较大差异,相关规范多以人为主体服务对象进行廊道建设;人民群众多局限于“有林有草”“有玩有景”的感受;生态学者注重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完整性及稳定性。

目前依据相关规范建设的近城区段沿黄生态廊道,过分强调社会服务功能,导致“生态”特性不足,甚至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

同时,还存在对生物通道重视不足,近乡村段自然生态空间被挤占,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对自然特性保护不足,自然荒野段原始群落结构被改造,导致自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等问题。

提建议

提升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空间多样性

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如何平衡好人与自然的需求?于鲁冀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新乡长垣黄河滩区每年来此越冬的大雁等各种禽鸟达数万甚至十数万只

对于人类活动强度较高的近城区段,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应以人类为服务主体,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地区特色及生态需求,合理开展景观文化、旅游休闲、教育科研等建设,以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对现有生态完整性较低、生物多样性较差的“景观廊道”进行生态重建,满足适宜生物栖息地的需求,提升近城区段生态廊道的“生态”特性。

对于人类活动与野生生物栖息地高度重叠的近乡村段,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应以人类及野生生物为服务主体,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适当考虑社会服务功能,减少人为干扰,最大程度保障栖息地、生物通道等重要生态功能,结合不同区段生态系统恢复能力的差异,分别采取辅助再生或自然恢复的方式,以满足廊道内不同生物栖息生境需求,提升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空间多样性。

对于人类活动强度极低的自然荒野段,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应以野生动物为服务主体,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严格遵循“保育为主、适度干预”的原则,禁止地方强行赋予其任何文化、旅游、休闲等社会服务功能。

对仍有一定人类活动强度的自然荒野段进行再野化,对被纳入各类自然保护地的自然荒野段进行保护保育,使生态系统达到能够自我维持的状态。

  相关推荐

  ·【政协委员眼中的沿黄生态廊道】杨炳旭:西连三门峡东接郑州 洛阳沿黄百公里生态廊带打造生态都市圈

  ·【政协委员眼中的沿黄生态廊道】王世炎:生态廊道建设应拓展对生态廊道功能的认识,加强规划引领

  ·【政协委员眼中的沿黄生态廊道】于鲁冀: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应提升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空间多样性

  ·【政协委员眼中的沿黄生态廊道】刘睿:已基本实现沿黄生态廊道郑州段的全线贯通

  大河网特别策划:让黄河造福人民

  我家门前“民生河”

  视频│我家门前“幸福河”

  我家门前“文化河”

  我家门前“畅通河”

  我家门前“生态河”


编辑:郭同欢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